土豆阅读>历史小说>复山河>第四百四十八章、遗言
  宣府,临时行宫。

  “两位阁老的身体怎么样了?”

  永宁帝关心的问道。

  他是想要景李二人早点死,但绝不能现在死。

  御驾亲征开始,就没有回头路,此战必须取得胜利。

  前些日子有两人张罗他嫌烦,现在没人帮忙分担,一堆的事务都压到了他身上。

  因为缺乏经验,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。

  “陛下,太医诊断两位阁老是气急攻心和风寒入体,引发了旧疾。

  如果安心静养的话,或许能够扛过去。

  ……”

  徐忠恩一脸忐忑的回答道。

  内心深处,他也非常的无语。

  自家皇帝不知道怎么回事,谁当阁老就看谁不顺眼,与之针锋相对。

  在处理君臣关系上,搞得一团糟。

 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,就会有朝中大臣,被皇帝折腾出毛病来。

  朝中文官数量多,候补阵营庞大,气死几个也没关系。

  可景李二人不一样,折腾死了这两位,朝廷找不到能取代两人的人。

  缺乏中间桥梁,勋贵系那帮骄兵悍将,可不好驾驭。

  没有足够的权谋手段,很容易引发乱子。

  “告诉御医,务必要保住两位阁老的性命。

  内库的各种药材,任他们取用!”

  永宁帝脸色阴沉的说道。

  战争才刚刚开始,就死掉两位阁臣,政治影响太恶劣了。

  未来史书记录,还不知道把他描绘成什么样。

  “暴君”?

  “昏君”?

  又或者是其他,反正不可能有好词。

  毕竟,对大虞朝来说,景李二人都是大功臣。

  文官们想要乱写,也要考虑景李两家的反应。

  一个人的显赫,可算不上世家大族。

  除了景国良和李原之外,景李两家还有不少子弟在军中任职。

  年轻一代中,李家有镇守安南的汉水侯,景家也有右路军统帅景逸风。

  再往下的总兵、副将、参将,两家都能拉出两位数的人。

  加上亲朋故旧,影响力直接遍布军中。

  据实记录的话,他这个不听劝的皇帝,就是反派人物。

  为了弱化文官其中扮演的不光彩角色,搞不好一系列的黑料,还会让他这个皇帝背锅。

  “遵旨!”

  徐忠恩一口答应道。

  皇帝此时的决策,无疑是正确的。

  一旦景国良和李原出事,军心士气必然遭到重创。

  万一下面的人怀疑是皇帝下的黑手,搞不好还会发生兵变。

  皇帝都在军营之中,军方想发动政变,实在是太简单了。

  ……

  “国公爷,该喝药了。”

  朱师爷缓缓说道。

  自从景国良病倒,他们这些幕僚的天就塌了。

  大虞朝有严重的文武鄙视链。

  读书人投奔到武将门下做幕僚,一直都备受文人墨客鄙视。

  迈出这一步,他们的仕途,就和景国良绑定了。

  自家的主子,担任内阁首辅,他们自然是威风八面。

  干上几年幕僚,入朝为官是顺理成章的。

  凭借国公府的政治资源,入仕之后的发展速度,远比一般进士要快。

  “不喝。

  谁知道这药是治病的,还是要命的!”

  景国良冷漠的拒绝道。

  军中发生的一系列乱子,瞒不过他的眼睛。

  哪怕躺在病床上,对战场局势,他依旧了如指掌。

  皇帝优柔寡断,一群傻逼文官,也在跟前扮演诸葛亮,严重影响了战略决策。

  前面他还据理力争,后续和皇帝闹翻之后,心气一下子没了。

  尽心尽力,也得人家领情才行。

  如果不是为了大局,他早就挂印回京养老了。

  “国公爷,事情不至于到这一步!”

  朱师爷急忙劝说道。

  药是御医开的,怀疑药有问题,相当于说皇帝想对他下黑手。

  换个时间点,为了执掌大权,没准会发生这种惨剧。

  现在可是在战场上,搞死了他这位勋贵系领袖,下面真的会哗变。

  最起码景家人肯定会造反。

  毕竟,皇帝都动手了,少不了斩草除根。

  不想束手就缚,那就只能奋起反抗。

  现在这种时候,哪怕只有一个镇的兵造反,都有可能导致整场会战失败。

  葬送了这数十万精锐,大虞朝就凉了。

  永宁帝只是想夺权,又和大虞的江山社稷没仇,不会干这种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的蠢事。

  “人心难测!”

  “幸好勋贵系不是本公一人负责,否则在陛下眼中,老夫就当代司马懿。

  貌似此前庞阁老主政时期,就传出过当代司马懿的流言。

  最后庞阁老猝死在任上,究竟是真的猝死,还是他不得不死,谁知道呢!”

  景国良再次爆出了猛料。

  “砰”的一声响,落地的药碗应声而碎,只留下脸色惨白的朱师爷,久久说不出话来。

  君臣间隙一生,就再也回不去了。

  不过这些埋怨的话,景国良可以说,他却不能接。

  万一流传出去只言片语,立即就会引发轩然大波。

  皇帝不能拿景国良怎么样,不等于也没能力收拾他。

  纵使现在有国公府护着,未来总有护不住的一天。

  相较于在病床上的成国公,年轻的永宁帝,明显更能活。

  熬时间,也熬到秋后算账的时候。

  到时候他这种小卒子,就是满门抄斩的重罪。

  “国公爷,这些话可不兴说啊!”

  朱师爷惶恐的劝说道。

  事实上,朝中对庞阁老之死的猜疑,一直都没有断过。

  尤其是万阁老发生意外后,这种猜疑声,更是达到了顶峰。

  不过大家都是暗自想想,从来没人敢把这种事说出来。

  景国良明显是被皇帝惹火了,才把这些猜想说出来。

  “放心好了,这话是本公说的,哪怕到了御前老夫也敢认,不会牵连到你的。

  就算搞政治清算,那也得等本公死了之后。

  本公只要活着一天,就没人敢乱动!”

  景国良底气不足的说道。

  病来如山倒。

  再怎么权倾一世,在病魔面前,也不堪一击。

  意识到身体不行,他不得不为景家筹谋后路。

  此时说出这种话,看似是嚣张跋扈,实际上却是故意为之。

  刻意放大声音,就是为了让外面的人听到,以便能够传到皇帝耳中。

  搁在别的皇帝身上,不一定有用,但放爱惜名声的永宁帝身上肯定有效。

  畏惧流言蜚语,在对待景家的问题上,皇帝就必须慎重。

  只要他死后,皇帝不立即对景家出手,那就为景家人争取到了时间。

  凭借他留下的政治资源,想要继续执掌朝政不现实,但自保还是能够做到的。

  未来只要景李两家继续抱团,无论朝中局势如何变化,都没人敢向他们伸手。

  真要是遇到蠢货,直接干掉即可。

  ……

  同一时间,病床上的李原,也在思考后路。

  “爹,周御医来了。”

  李森上前说道。

  “让他回去,为父现在没空。”

  被打断思路的李原,没好气的说道。

  身边养的郎中随时在诊治,自己的身体怎么样,他最清楚不过。

  论起医术来,给皇帝治病的御医,真不一定能比得上民间郎中。

  毕竟,医术培养需要大量案例,还需要四处游历。

  疾病有地域性,郎中也有地域性。

  大家都有各自擅长的,同样也有知识盲区。

  窝在太医院培养出来的御医,只能说熟读医书,具体医术怎么样完全看运气。

  厉害的是真厉害,混子就真混子。

  反正在皇宫中看病,最重要的是四平八稳,而不是治病。

  看宫中权贵的寿命就知道,大医院那帮家伙里面,充斥着大量的混子。

  “爹,人是皇帝派来的,这么打发掉不好吧!”

  李来忍不住劝说道。

  皇帝派出御医过来诊治,连面都不给见,摆明是不给面子。

  最关键的是,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拒绝。

  “蠢货!”

  “现在这种时候,为父的病情,岂能让外人知道!”

  李原当即训斥道。

  李家的情况和景家不一样。

  景家主要在大虞混,必须要给皇帝留几分面子,有些事情不能拒绝。

  可李家是一门双侯,李牧虽然在大虞为官,却有非常大的自主性。

  相当于李家半只脚,跳出到了大虞体系外。

  别说不让御医进门这点小事,就算把御医乱棍打出去,皇帝也会装作什么都不知道。

  纵使哪天他一命呜呼,李家的天依旧有人撑着,政治上遭受的冲击,要小上很多。

  “父亲,息怒!”

  “郎中可是说了,您现在需要静养,万万不可动气。”

  三人异口同声的劝说道。

  大虞以孝治天下,孝道早就深入人心。

  三人都是从小接受儒家教育长大的,“孝”字早就刻在了骨子里。

  尽管觉得自家父亲欲盖弥彰的做法,发挥不了多少作用,骨子里的“孝”,还是不容许他们公然反驳。

  “哎!”

  “罢了,到了这一步,有些事情也该让你们知道。

  别看明面上,为父位高权重,深受皇帝信赖。

  实际上自今上继位开始,我们之间的关系,就非常的紧张。

  陛下,对每一名辅政大臣,都充满了怨念。

  有机会的话,他恨不得把我们碎尸万段。

  八位辅政大臣,就没几个善终的。

  包括皇帝褒奖过的,也只是明面上做做样子,他们的后人入仕之后长期被闲置。

  我和景国良能一直活跃在朝中,甚至最后主宰朝政,那是朝廷离不开勋贵系的支持。

  为了江山社稷的稳定,陛下暂时选择了妥协,内心深处估摸着没少盼着我们去死。

  不用大惊小怪,历史上君臣关系处成这样的虽然不多,却也不缺乏相关案例。

  自古权臣就少有能善终的,从担任辅政大臣那一天开始,就注定了后面的命运。

  相比那帮文臣,我和景国良算是幸运的,手中还有筹码和陛下博弈。

  不过那都是过去的事了。

  随着为父身体出问题,李家在朝中必定要进行战略收缩。

  在这一过程中,少不了有人趁火打劫,想把我们一举覆灭掉。

  为父在位期间,没少触及文官集团的利益,他们肯定会出手报复。

  不过这些是明面上的敌人,动摇不了我们的根基。

  你们除了明面上的敌人外,更要小心暗地里的敌人。

  陛下的心眼不大,记恨上李家,也实属正常。

  不过他想要对我们出手,并不是那么容易,还需要一条明面上冲锋陷阵的狗。

  勋贵系内部,同样有眼红景李两家权势的蠢货。

  若是被人挑拨一下,没准会在关键时刻,给我们背刺。

  总之,为父若是故去,李家将遇到大麻烦。

  倘若是其他人出手还好,如果是皇帝在幕后挑拨。

  以往的那些人脉关系,到了关键时刻,未必能靠得住。

  真到了关键时刻,你们能够依仗的只有你牧堂兄。

  汉水侯远离政治中心,又手握十几万精兵。

  具体发展情况,我虽然不是很了解,但以牧儿的能力,想来也折腾出了一片天地。

  按照律法,为父死后,你们的幼弟将继承爵位。

  他的年纪尚小,撑不起侯府,还需要你们辅佐。

  遇到事情,可以多问一下你牧堂兄的意见。

  真要是局势恶化,京中没有我们的立足之地,就举家南下投靠他吧!

  替为父书信一封,告诉他天下要乱了,千万不要放弃两广总督的位置……”

  “咳、咳、咳……”

  话还没说完,就是一阵咳嗽声。

  “父亲……”

  三人急忙上前,不等劝说,就被李原挥手打断。

  “我没事。”

  “一时半会儿死不了。”

  “今天必须把话交代完,万一后面病糊涂了,忘记交代关键讯息,你们可就惨了。”

  “陛下优柔寡断,我和景国良同时病倒,他身边再无可靠之臣劝诫。

 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,这一仗获胜的概率非常低。

  秘密告诉族中子弟,战场之上当以保全自身为上。

  万一战争失败,带着陛下平安回到京师即可。

  后续的权力斗争,都别给我掺和,守护好一亩三分地即可。

  ……”

  李原的交代,刷新了李森、李来、李隆三人的认知。

 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,他们不知道自家父亲,承受了这么多压力。

  什么君臣相宜,全部都是做给外人看的假象。

  皇帝在提防他们这些臣子,臣子也担心皇帝痛下杀手,不断寻求后路。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